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向普京,中印油轮突遭“政治飓风”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挥向莫斯科,实则瞄准了北京和新德里的能源命脉。
7月15日白宫椭圆办公室里,特朗普面对北约秘书长吕特突然甩出杀手锏——给普京50天停火期限,否则将启动100%“次级关税”,这记重拳表面砸向俄罗斯,实际震波直冲中印能源供应链。
俄罗斯财政的命门就卡在油气管道上。
2024年俄能源出口狂揽2824亿美元,占财政蛋糕整整三分之一。
当特朗普宣布对购买俄油气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全球能源版图瞬间裂开三道深渊:中国进口原油中每五桶就有一桶来自俄罗斯,印度靠打折俄油压住国内通胀,土耳其更用俄气支撑着整个工业体系。
三国吞下俄能源出口的八成份额,如今全被架上火炉烤。
莫迪和埃尔多安可不是软柿子。
就在特朗普关税威胁前一周,印度商务部刚呛声要对美26%关税发动“史诗级报复”,土耳其则捏着北约军事通道的咽喉。
更讽刺的是,美国商务部长贝森特7月16日突然对华释放暖风,声称中美谈判“态势良好”,90天关税暂缓期可能延长。
这种一边举大棒一边塞甜枣的操作,暴露了白宫战略的撕裂——既想掐断俄战争资金链,又怕把“印太战略”关键盟友逼反。
普京的底牌比想象中更厚。
四年来俄乌战场已消耗掉西方6000亿美元军援,但俄财政赤字反而收窄到GDP的1.5%。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中俄贸易额飙升18%,机电产品出口填补了西方制裁缺口。
当特朗普叫嚣“次级制裁”,莫斯科交易所卢布汇率纹丝不动——市场早对制裁脱敏了。
深层博弈藏在关税数字游戏里。
所谓100%关税只是虚招,真正杀招是逼中印土三国在能源合同中二选一:要么放弃廉价俄油承受通胀海啸,要么硬扛关税替美国埋单战争账单。
这种玩法在外交上就是典型的“切香肠”战术,但北京的反制预案早已就位。
中国7月14日刚宣布对钨、碲等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这些恰恰是美军工芯片的必需材料。
北大教授贾庆国在和平论坛点破玄机:特朗普本质上是个交易型政客,关税大棒实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就像他对中国AI放狠话“绝不让他们超越”,转身又派财团来华谈合作。
这种精分操作反倒暴露美方软肋——中期选举迫近,稀土库存仅够支撑两个月。
特朗普的“50天通牒”本质是场高风险赌局。
当俄油轮在印度海岸徘徊,土耳其天然气阀门的吱呀声牵动着整个北约的神经。
而北京的反应冷静得可怕——就在关税威胁发布48小时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轻描淡写提醒世界:“芬太尼是美国自己的问题”。
这话看似无关,实则在关税战场之外另辟战线:你们连自家毒品危机都搞不定,还妄想指挥全球贸易?
股票配资项目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