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与“金钱”的诱惑,将格鲁吉亚年轻人卷入乌克兰战场。他们以为是英雄远征,却成了炮灰!更讽刺的是,这些浴血归来的“勇士”,竟被祖国列为通缉犯,面临政变指控。子弹射向敌人,却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人。这场豪赌,格鲁吉亚成了最大的输家,小国命运,被西方与仇恨裹挟,挣扎求生。
对格鲁吉亚人而言,“俄罗斯”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血腥味。2008年那场战争的记忆,像一根扎进肉里的刺,时时作痛。国家被撕裂,主权蒙上阴影,一代人的青春,就在这种屈辱和憋闷中度过。
当乌克兰的战火点燃,复仇的渴望便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宣泄口。更何况,还有远超国内水平的“外快”可赚。在格鲁吉亚,经济凋敝,工作难寻,年轻人的未来像被浓雾笼罩。去乌克兰,似乎是一场“双赢”的豪赌。
这股狂热席卷全国,按人口比例算,格鲁吉亚人奔赴战场的积极性,甚至让许多西方大国都相形见绌。这其中不乏荒诞的画面,就连本国的前国防部长,都按捺不住,亲自拉起一支队伍杀了过去。
国仇家恨,加上金钱的诱惑,足以让理智蒸发。他们以为自己是踏上征途的勇士,即将上演一出快意恩仇的大戏。
然而,梦想的彩色泡沫,在接触到战场的第一缕硝烟时,就彻底破灭了。这里不是什么英雄的舞台,而是一座巨大、混乱、且毫无逻辑可言的血肉磨坊。乌克兰军队的指挥体系,时常陷入瘫痪。
这些没有正式归属感的“外来户”,就成了最好用的消耗品。哪里战线吃紧,就派他们去“填线”。哪里任务最危险,就让他们去冲锋。他们像一群无根的浮萍,在血色的泥潭里挣扎。
仇恨,的确让他们在战场上格外凶悍。有报道说,最早对俄军战俘下狠手的,恰恰就是这批格鲁吉亚士兵。但这种嗜血的勇猛,换来的不是胜利的勋章,而是高得惊人的伤亡率。
许多人,从抵达前线到战死沙场,不过短短几天。运气好的,尸骨能被运回故土。运气差的,就永远烂在了异国的黑土地里。阵亡名单上,既有从2014年顿巴斯就一路打过来的十年老兵,甚至还有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七旬老人。
如果说战死沙场是雇佣兵的宿命,那么更大的讽刺,则在国内等着他们。当第比利斯政府还在为这些“海外勇士”时不时搞出的小动作(比如用无人机去侦察俄军港口)而头疼时,一股更致命的暗流,已经悄然涌回。
格鲁吉亚国家安全局一则石破天惊的公告,让所有人都懵了:那些从乌克兰战场回来的雇佣兵,可能正在国内策划一场政变。这颗射向俄罗斯的回旋镖,绕了一个大圈,最终精准地砸向了格鲁吉亚自己。
政府的反应,快得令人咂舌,也狠得令人心寒。一份超过三百人的通缉名单被公之于众,上面全是曾在“格鲁吉亚军团”服役的自己人。这个数字,远超俄罗斯方面通缉的七十多人。
对自己人下手更狠,恰恰暴露了当局内心深处的恐惧。格鲁吉亚总人口不过区区四百万,三百多个装备精良、杀人如麻、且对现状极度不满的沙场老兵,足以在首都掀起一场无法收拾的风暴。
这场未遂的政变疑云背后,是格鲁吉亚现政府在夹缝中的痛苦挣扎。他们并不想完全被西方牵着鼻子走,也试图在俄罗斯的眼皮底下,为本国争取一点喘息的空间。
为此,他们多次拒绝了基辅方面,要求提供“布克”防空系统和“标枪”反坦克导弹的请求。这种“不听话”的态度,直接导致乌克兰公开宣称,两国关系已进入“困难时期”。
或许正是这种“不听话”,让西方某些势力觉得,是时候换一个更顺从的代理人了。而那些在乌克兰战场被金钱、装备和极端思想重新武装起来的雇佣兵,无疑是执行“颜色革命”的完美工具。
多么讽刺,格鲁吉亚当初正是靠着一场“玫瑰革命”起家,如今却要亲口尝一尝被“革命”反噬的滋味。而当格鲁吉亚这样的小国还在为如何自保而焦头烂额时,真正的棋手,已经懒得再用棋子,准备亲自下场了。
英国和法国,欧洲大陆仅有的两个核大国,近期正在酝酿一个惊人的计划:向乌克兰联合派驻五万兵力。这不再是送钱送武器,而是把自己的士兵,直接摆到了与俄军冲突的火线上。这彻底打破了此前“绝不直接出兵”的默契,也同步启动了核威慑联动机制——打我,等于打我们俩。这几乎是把整个欧洲的安全,都推到了悬崖边上。
这场冲突中,最吊诡的一幕反复上演:每当和平谈判出现一丝曙光,或者乌克兰在战场上显露败相,西方的援助就总能“恰到好处”地火速赶到,仿佛生怕战争就这么停了。
以美、英、欧盟为首的集团,一边对中国长期坚持的中立劝和立场联合施压,警告中国若“援助俄罗斯”将承担后果。另一边,自己的行为却早已越过红线,从输送武器,到计划派兵,再到核捆绑,一步步亲手把和平的机会推远。
这种拧巴的“双重标准”,不禁让人发问:他们真的希望乌克兰迎来和平吗?或者,一场长期化、持久化的战争,才更符合他们的战略利益?一个被持续削弱的俄罗斯,一个被拖入泥潭的欧洲,或许才是他们真正想看到的剧本。
他们一边向格鲁吉亚施压,要求其开辟“第二战场”,采取更强硬的反俄立场。一边又对其内部的动荡袖手旁观,甚至可能在暗中操弄。格鲁吉亚是否稳定,人民是否安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继续扮演那枚消耗俄罗斯的棋子。
乌克兰的棋盘上,各方势力都在借“谈判”之名,行“逼宫”之实。当代理人战争的火焰,终于烧到棋手自己身上时,这场昂贵的赌局,又该如何收场?
股票配资项目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