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先生文集》序
《西塘先生文集》十卷,北宋郑侠撰,明万历三十七年叶向高等刻本,共十二册。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书为郑侠文集现存最早的版本。
展开剩余76%郑侠雕像
郑侠(1041年-1119年),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西塘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福州福清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郑侠曾任多个地方官职,他的政治观点倾向于保守。郑侠在文学上以诗文著称,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对后世文学有一定的影响。郑侠的政治立场和文学成就使他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西塘先生文集》目录
文集首篇即为《进流民图疏》。熙宁六年(1073年)至翌年三月,光州蝗害不断,天无滴雨,饥民流离失所,纷纷流入京城。见此情景,郑侠忧心忡忡,画就一幅《流民图》,并写成《进流民图疏》,请求王安石停止新法,但中书省拒绝向上传达。随后,郑侠又顶着欺君的罪名,把《流民图》假冒成边关急报交给银台司,直接呈现神宗皇帝。神宗展视《流民图》后,长吁短叹,夜不能寐。第二天临朝时下了“责躬诏”,立即罢去方田、保甲、青苗诸法。
《进流民图疏》文
一生清廉守正道,不为功名为苍生。纵观郑侠的一生,确实是耿介绝俗,名高天下。他情系百姓,以民为本,关心弱势群体利益,为小民奔走呼号,不诱于利禄,不动于私情。虽屡遭打击,仍矢志不移,以俭素清廉自持。论官职他被贬为京城安上门的监门,但《宋史》却为他立传;清朝王士禛谓其文章绰有“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西塘先生文集》旧序
郑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清官。《西塘先生文集》收录了郑侠的诗、文、书信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郑侠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郑侠的文学作品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史、文化史以及政治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拟稿:梁一舟
审核:金颖、朱刚、周琼
发布:张惠婷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项目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