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夏日悠悠,小暑悄至。当温风轻拂,似在诉说季节的更迭,小暑,就这样带着独有的热烈与温婉,迈着轻盈步伐,走进我们的世界。它是盛夏的序章,既有骄阳似火的激情,也有骤雨初歇的清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于小暑时节,留下诸多佳作。他们或描绘小暑的物候变迁,或抒发内心的闲适与愁绪。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10首描写小暑的经典古诗词,在诗意中寻一方静谧,感受古人笔下的小暑风情,让这份清凉,驱散夏日的燥热与烦闷。
图片
1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元稹〔唐代〕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此诗写尽小暑时节物候流转的精妙。首联“倏忽温风至”直指节令特征,温热之风至此极盛,暗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温风至,极也”的记载。颔联“竹喧山暗”以声写雨,竹叶沙沙似预知骤雨,山色晦暗已闻闷雷,虚实相生间,将小暑多雷暴的气候特点刻画得如在眼前。颈联转写庭院,青霭漫窗、绿苔侵阶,一派湿润清幽,恰是元稹宦海浮沉后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尾联“鹰鹯习击、蟋蟀避暑”,既呼应小暑三候,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喟叹,元稹一生四贬,却如鹰隼初试,在困顿中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生命力。
图片
图片
2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独孤及〔唐代〕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独孤及这首石竹花诗,借小暑时令寄寓深沉情思。首联以“曙霞染”“匣刀裁”勾勒石竹的明艳与精巧,恰似小暑晨光中一抹灼灼其华。颔联“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既赞石竹不畏炎威的坚韧,又暗合诗人宦海沉浮中始终如一的品格,他一生刚正敢言,数度直言进谏,恰如这小暑时节迎风绽放的花。后两联由花及人,游蜂怜色、思妇感时,终化作“览赠添离恨”的喟叹。彼时独孤及与李滁州或为故交,小暑花开时节,一枝花寄来,勾起万千愁绪,恰似这暑气里绵延不绝的思念。
图片
图片
3
十八日小暑大雨
韩淲〔宋代〕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韩淲这首小暑雨诗,满是农人对天时的质朴祈愿。小暑时节,正值耘苗关键期,诗人代百姓申祷山川,终得甘霖如霖,首联便见欣喜。颔联“且欣”“更愿”,由眼前雨畅想新秋丰收,拳拳之心跃然纸上。颈联细写农事,早稻将实、晚禾初长,皆赖这场及时雨。尾联直抒胸臆,道出天公似懂人间焦劳,自初栽便赐下阴凉。韩淲一生布衣,久居乡野,深知农桑疾苦,此诗无华丽辞藻,却以最平实的语言,将小暑雨中农民的期盼与感恩写得真切动人,宛如一幅生动的夏日祈雨图。
图片
图片
4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晁补之〔宋代〕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晁补之这首茶诗,于小暑时节道尽闲适与情谊。首句“一碗分来百越春”,以茶喻春,一碗清茶仿佛携来百越之地的盎然春意,瞬间驱散小暑的燥热。“玉溪小暑却宜人”,点明时令,玉溪畔的小暑,因有清茶与友人相伴,变得格外宜人。后两句由眼前相聚,遥想他日红尘回首,此刻在能赋堂中烹茶闲坐的情景,定会成为珍贵回忆。晁补之一生宦海浮沉,此时能与友人烹茶雅聚,于小暑中寻得这份宁静惬意,正是他对纷扰世事的一种超脱,尽显文人风雅。
图片
图片
5
喜夏
庞铸〔金朝〕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此诗尽显小暑时节的悠然自得。小暑本炎热难耐,诗人却言“不足畏”,以“深居如退藏”展现其安然心境。青奴(竹夫人)伴枕、黄妳(书卷)升堂,于清凉与书香中寻得惬意。鸟语竹阴、雨润荷香,视听间皆是夏日清幽。尾联“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闲适之态跃然纸上。庞铸一生仕途虽有起伏,但此诗中全无尘世纷扰,只有对小暑之景的喜爱与享受,以一颗闲适之心,将炎炎夏日过成了诗意生活,尽显文人雅趣。
图片
图片
6
夏日
乔远炳〔清代〕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此诗绘就了一幅小暑闲适图。首联“薰风愠解引新凉”,写小暑时节南风送爽,让人神清气爽,夏日也似变得悠长。颔联中,蝉声断续自远树传来,燕语呢喃绕雕梁,以动衬静,尽显夏日宁静。颈联描绘生活场景,躺在千纹滑爽的薤簟上,坐在花香满溢的院中,惬意非常。尾联写雪藕冰桃自能消暑,无需特意用碧筒饮酒。乔远炳一生经历虽不详,但从诗中可见其对生活小确幸的珍视,于小暑中寻得自在,尽享夏日清欢。
图片
图片
7
暮秋重过山僧院
李频〔唐代〕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李频这首诗题为“暮秋重过”,诗中却出现“小暑”,应是回忆之笔。首联写良宵静坐,看银河流转,营造出静谧氛围。颔联“安禅逢小暑”,回忆曾在小暑时于山寺安禅,彼时或身心清净,可如今“抱疾入高秋”,身体抱恙步入暮秋,形成今昔对比。颈联言在静室聆听玄理,觉得深山可让人终老,流露出对山寺生活的眷恋。尾联以学猕猴献果作结,童趣中见虔诚。李频一生清正廉洁,此诗借回忆小暑山寺之行,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身世飘零的感慨。
图片
图片
8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刘克庄〔宋代〕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刘克庄这首小暑日寄友诗,满是生活况味与牵挂。小暑时节,本就燥热,诗人却陷于微官的简书之畏中,身心难舒,好在贫舍有水菽之欢聊以慰藉。颔联借插架旧签、堆床笏板,感慨先世遗泽与一时荣华皆成过往。颈联点明写信目的,只问友人平安,又借前哲之言道出嗣守家业的艰难。尾联盼友人早日完成公务,暂归团聚。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此诗于小暑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也透露出对尘世奔波的无奈,平淡言语中见真挚情谊。
图片
图片
9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武元衡〔唐代〕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此诗在小暑微凉中寄寓着复杂情思。首联自谦才不及谷永,无意攀附王侯,尽显清高孤傲。颔联点明时令,“小暑金将伏”,小暑临近,金气潜伏,麦浪渐黄似秋,勾勒出夏日特有的物候。颈联由景入情,欹枕见远山,却因暮雨闭门而心生愁绪。尾联笔锋一转,忆起东林寺的诗家风流,或许是对往昔高雅交往的怀念。武元衡一生宦海沉浮,此诗于小暑雨幕中,既见其淡泊心境,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对精神共鸣的渴望。
图片
图片
10
夏日无雨
释契嵩〔宋代〕
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此诗写尽小暑大暑间山中的酷旱之苦。小暑本就炎热,诗人却身处无雨山中,日日翘首望云霓,盼雨之心切切。随着小暑到大暑,时光流转,深溪渐浅,泉水枯竭连井底都露出,土地燥热得连菜畦都遭殃,生动展现出旱情之重。尾联“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诗人无奈至极,不知天公何意不让降雨,只能徒然听着水鸟啼鸣,更添几分凄凉。释契嵩作为僧人,本应心如止水,然此诗中却满是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尽显悲悯情怀。
图片
备注:文章/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项目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